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理解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切实弄清楚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弄清楚基层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坚持干字当头,有针对性地加以研究和解决,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劲动力。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就要不断解决前行路上出现的新难题,要更好地研究新问题、找到新解法,就需要抓好调查研究,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要多一些“身挨身坐”的调研,通过问卷、调研、论证等方式,掌握全面、准确、生动的“一手资料”,强化调查研究成果的运用,更好找准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着力把问题解决好。
选题要“小切口”,让调查研究“精准滴灌”。 开展调查研究,要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应当明确调查研究是“一项讲求方法的艺术”,用好用对方法,才能调出实情、研出实策、办成实事。因此,党员干部在开展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要突出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向着难处攻,必须“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明确调查研究的主题,找准“小切口”,避免“随大流”,抓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同时,调查研究“精准滴灌”,才能把时间和精力充分地用到破解发展堵点、难点、痛点上,为探索解题办法准确“导航”。
方式要“新而深”,让调查研究“真实可信”。 根植沃土,其叶方茂;实事求是,其理乃明。做实调查研究工作,既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通过“互联网+调研”的新方式,拓宽了解群众诉求的路径,也要保持耐心、下大量细致功夫,真正地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党员干部要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进社区、访农村、走基层、下企业,既看“前院”,也看“后院”“角落”,既看“高楼大厦”,也看“背阴胡同”,掌握实情,让真问题“浮上来”,精准把脉问诊,寻求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结果要“见真章”,让调查研究“走实走心”。 调查研究工作常做常新常效,关键在破解发展难题,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准确分析,科学决策,是为了更好地推动问题解决,促进事业发展。当然,党员干部不仅要依靠调查研究,更好地察民情、聚民智、汇民力,真正掌握发言权、决策权、指挥权,更需要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切实解决问题,让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正确认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更好实现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
千招万招,不抓落实都是虚招;千忙万忙,落而不实都是白忙。做实调查研究,扎根中华大地,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方能底气更加充足、步伐更加有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